如果韩信放到三国会是什么水平?军师联盟司马朗结局
作者: 单歌 2023-11-24 11:26:02 结局问答 126
东汉末年,从一开始是武将的天下,吕布为什么能得到董卓的喜欢,而且能名震天下?还不是因为有了天下第一的武力吗?关羽张飞为什么早期就能够威名远扬?还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力值爆表吗?从这里可以看出起码早期韩信是不能出人头地,不能那么突出的。而且在三国早期有一个猛将带出去,那得多威风呢。三国早期各个将领都喜欢单挑,不是看你有多会用兵。韩信汉初三杰之一,中国汉初杰出的军事家,中国谋战派代表人物,被后人以“兵仙”著称,光从头衔来看,放眼整个三国,
只有诸葛亮、曹操能与韩信相提并论,但是这里讨论,不以头衔论,而是以三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,把韩信放入三国,是什么水平?大家都知道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,韩信在三国时代是否能横扫天下?
韩信为了扩大势力,频繁骚扰曹操。好在曹操军师郭嘉尚在,为曹操出谋划策,韩信却是久攻不下。
四分天下之后,诸葛亮开始筹划北伐。首次北伐,诸葛亮10万大兵压境,意在夺取关中。韩信丝毫不乱,深知街亭之地已是空城,但却驻村着诸葛亮的全部粮草。
于是韩信在长安摆出阵势要攻打曹魏,却暗自出兵来到街亭,将街亭偷袭下来,诸葛亮得知街亭已丢,大惊不已,但随即冷静下来,断定长安已是一座空城。中华军事谋略的巅峰在战国,但三国之所以更被人熟知,因为他贴近生活,尔虞我诈,不择手段的算计。 但战国不同,战国依旧有君子仁义之风,不滥杀,不伤无辜,之所以打了几百年各国还有实力打下去,就是因为***少,只要你投降,我就放了你,所以战国最著名的***就是长平之战,投降了却尽数坑杀,导致后来邯郸之战赵国誓死不降,秦国败。
关羽破坏了刘孙联合的国策,在没有防备孙权的情况下出兵伐魏,尽管取得了伐魏战斗的胜利,但最终丢失了荆州战略要地。诸葛亮虽然精通兵法,长于谋略,精于战术,但是事无巨细都要管,他这个元帅当得累,水平跟韩信相比,还是差得太多。
若韩信跟了刘备可能会成为四结义,位居诸葛亮之下;若跟曹操再加上郭嘉可能真要统一天下,位居郭嘉之下;若跟孙权加上周喻更能稳稳的守住江山,位居周喻之下;
韩信是西汉的大将军,相当于今天的元帅,三国里的武将绝大多数为将军,具备帅才的少之又少。因此将韩信放在三国里,他的水平会是顶尖的存在,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三人谁得到韩信,谁就可以得天下。事实上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三人以帝王之身当起了大元帅,他们的部下以将军之能做起了一方小元帅,因此三方混战不休,谁也无法统一天下。如果刘备当皇帝,韩信当元帅,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等人当将军,那么刘备再统江山也并非难事。
我们仔细看《三国演义》,会发现曹操经常干的事情是谋划战略,很多时候曹操还亲率大军出征,调兵谴将,行军布阵都是曹阿瞒在亲力亲为。曹操手下的大将更多的时候是率兵跟敌军肉搏,至于运筹帷幄的事情他们基本不上不做。一员大将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当勇士,他应该在中军指挥士兵作战,带兵打仗的事应该是千夫长、百夫长干的事。曹操作为丞相,或者作为最高统治者,他应该规划大的谋略,至于如何打仗应当交给韩信这种人去做。
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,那就是三国里的大将多数武艺高强,喜欢在两军阵前跟敌方大将单挑。至于行军、设伏、粮草筹集转运,通常都是谋士或者国王在做,一个将军沦为了阵前勇士。三英战吕布、温酒斩华雄、过五关斩六将、长坂坡突围战等,无不突显一个将军的英勇,他们都是万人敌,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。这种设定跟真正的将军相去甚远,这大概跟罗贯中生活在明朝有关,毕竟明朝的武将以勇武为豪,至于将军本身该做的事,武将管不了,也管得少。
刘备当了皇帝后,很快亲率大军伐吴,我们注意到刘备是这支蜀军的真正元帅,手下的将军成了阵前勇士。关羽镇守荆州时,虽名义上是前将军,但事实上是荆州方面军的元帅,关羽不做一名元帅该做的事,反而喜欢冲锋陷阵,跟敌人肉搏。关羽破坏了刘孙联合的国策,在没有防备孙权的情况下出兵伐魏,尽管取得了伐魏战斗的胜利,但最终丢失了荆州战略要地。诸葛亮虽然精通兵法,长于谋略,精于战术,但是事无巨细都要管,他这个元帅当得累,水平跟韩信相比,还是差得太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军师联盟司马朗结局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